学校主页 | English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榜样力量 > 正文

首页

    【研途 榜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杨嵩:脑浮云朵思索 脚踩泥土耕耘

    编辑:邢骏杰 发布时间:2021-11-19 点击:

    杨嵩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机械工程学院博机18班班长,机械设计制造教育研究方向,导师戚厚军教授、杨大伟教授,获得2021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在校期间,他曾多次获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天津森隆奖学金,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及优秀毕业生。“寒冰不能断流水,枯木亦可再逢春”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在学习生活中一直秉持的人生准则。人的一生即使遇到再大的险阻,只要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阴霾终将散去阳光依旧温暖,用一颗勇敢的心去承受苦难和困顿,才能在人生道路上砺行致远。  

    坚守信念、敬业修德  

    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热爱祖国,关心集体,拥护中国共产党,对党忠诚,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多年来一直投身于职业教育事业第一线,奉献着他的青春,传递着他的爱心,具备优良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  

    他生于大西北黄土高坡,长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茫茫戈壁荒凉的生存环境,没给他留下忧郁暗淡的迹象,反而是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憨厚耿直性情与坚韧顽强精神,孕育了他骨子里那勤劳勇敢、永不放弃的品质。凭借这个品质他实现了从技校到大学,从硕士到博士的两次重大人生跃迁,深知这都是天职师大给予他的机会与关爱,他铭记于心,必不辜负父母养育之恩、老师知遇之情和母校栽培之礼,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众望。  

    勤学善思务实创新  

    他学习态度端正,潜心钻研,不断进取,敏思好学,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注重改进学习方法,稳抓知识结构脉络,“重攻主干,轻击旁枝”,主动灵活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各门课程成绩优秀,专业排名第一。在课余他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如饥似渴饱览群书,读博期间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EI论文、1篇CSSCI 论文和4篇中文核心论文;在撰写博士论文之余申请发明专利3项,其中1项已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也都授权;积极参与导师课题6项,其中有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重点规划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申请并通过验收结题,目前在研课题1项,以第六完成人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2019年被天津市职业技能大赛办公室聘为职能制造项目维修钳工赛项的专家成员及裁判。2020年参与首届全国双师型职教博士论坛并在会上发言。这些科研成果的获得对他来说意义重大,提升科研能力,准确把握学科专业前沿动态,利于今后的科研之路。  

    科技献智服务基层  

    2019年和2020年他经双向选择连续两次参加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地方政府科技部门和企业单位联合组织的“蓝火博士生工作团”,做为第一个代表母校参加“蓝火计划”的博士生,他深感荣幸且自知责任重大。被派驻到云南楚雄的云南领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技扶贫工作,深入企业一线,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在帮扶企业内进行了实践性科技帮扶和实地调研工作。在两年派驻期内,他从企业的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生产安全、技术标准、操作技能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科技帮扶,在生产车间一线岗位开展多场次的技术讲座和技能培训,充分发挥自己动手动脑的专业技术优势,高效开展技术扶贫工作。虽有学业压力、工作及家庭的重担,也有新冠疫情的阻挠,但依旧不能阻挡他为火红楚雄彝族同胞奉献科技智慧的热情。因他科技帮扶效果明显,为企业带来实际经济效益,受到楚雄州政府科技部门和派驻企业的高度认可,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为表扬和肯定他的成绩,特为母校发来感谢信。  

    修身养性、全面发展  

    他注重发展各方面能力,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对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大胆创新、吃苦耐劳、组织能力强,创新精神足。对同学热情大方、乐于助人,团结同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和肯定。兴趣爱好广泛,善于体育运动,擅长户外足球、篮球等运动的直接身体对抗,喜欢室内乒乓球、羽毛球等的斗智斗勇过程,也会欣赏象棋、围棋等运动深谋远虑的智慧。在家庭中,他是有担当的丈夫和有责任的父亲,是孩子眼中的榜样,激励孩子进步,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做事,言传身教引导孩子成人。对生活充满热爱,明白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的道理。闲暇之余怀揣梦想走遍大江南北,亲身游历祖国大好河山,陶冶情操,憧憬美好未来。  

    坚持自我、砥砺前行  

    钢花在淬炼时迸射,彩虹在风雨后飞扬,青春之光在执着追求和不懈奋斗中会更加夺目。对他而言国家奖学金的收获既是荣誉,又是责任,更是难以忘怀的恩情。为背负的责任、承受的荣誉和回馈的恩情,他必坚持奋发图强,在挑战与机遇中发展,坚持他的梦想,带着这份坚持,相信他会继续努力、厚积薄发、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