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相关搜索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
2023-03-30 11:46   审核人:潘元青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心理学测量方法,主要致力于研究人的力量和美德,以促进个体良好的发展,从而适应社会现实。这种心理引导和教化的手段,对于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成长在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与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容易受到社会各类因素的影响,出现消极和负面心理问题,以及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因素。面对学生发展中出现的这类问题,以积极心理学来干预学生参与社会的行为,并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构建起良好的社会情绪和心态,可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为学生稳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根基。

一、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培养视域下积极心理学特征

(一)努力实现价值回归积极心理学将激发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对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发展相对关注,强调不同个体在社会中拥有不同价值。积极心理学不再关注人的消极层面,而是关注人的积极层面,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培养,既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回归,也使心理学回归其原有价值。感受积极心理学努力实现价值回归这一特征,将其科学融入素质教育中,能使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积极预防心理问题,还能使大学生保持积极增进的态度,以自信和乐观等积极品质面对生活与学习。了解积极心理学的特征可发现,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培养具有较高的相通点,二者强化有机融合,纠正传统心理教育模式,强化对学生勇气、洞察力、诚实等品质的培养,更有利于缓解学生心理问题,也能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态度面对人生。

(二)倡导积极价值取向

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旨在挖掘大学生美好品德,这一积极向上的学科与传统心理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侧重点不是关注人的心理疾病与心理问题,而是关注人的积极品质。强化对学生积极品质的研究和分析,引导新时代大学生以积极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重新解读心理学这一概念,更能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质,使大学生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积极心理学属于正向的发展目标,将其融入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培养,能鼓励大学生以积极态度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也能使大学生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念,对大学生长期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与价值。

二、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层次目标

现阶段,针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现状,所展开的引导活动,还缺少层次目标的带动,在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方面还未达成一致。但是社会情感能力作为个体的情感品质,我们能从积极心理学角度规划出分析的培养目标。首先,学生个体层面的积极体验。大学生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人际关系的逐步完善,使其在社会中表现出较为活跃的状态,有着个体丰富的情感。但是,由于学生缺少社会经验,他们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出现情绪和情感的波动。因此,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首要目标就是引导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主动发展自我的优势,并从中获得幸福感,从而逐步积累起积极的心态,保障社会情感的稳定。其次,社会层面的积极适应。情感作为反映个体社会适应情况的关键要素,其个体的生存和

发展与社会环境保持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个体所持有的价值取向和态度,会影响学生社会中的表现,也决定着学生社会发展方向。为此,结合社会实践,加强对学生职业观念、发展关键、自身素养的培育,可促进学生对社会的积极适应,并促进学生积极社会情感的最终生成。

三、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根据大学生个体差异情况,有针对性的在教学工作中融入积极心理学

因受生理性、社会性、家庭性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所具备的社会情感能力表现出显著的个体差异情况。为此,以提升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培养水平为目的,以实现积极心理学有效渗透为目标,应建立在了解和尊重大学生个体差异情况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在教学工作中融入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提供教育、指导和帮助。在具体实践中,由于男生在社会情感能力方面体现出劣势,教师应多加审视和思考对他们的态度与要求,要注意引导男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情感,给予其相应鼓励和表扬,避免性别上的刻板印象,以促进每位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发展。同时,还应设立班干部轮流制或职位多样化机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担任班干部的机会,有利于锻炼和发展学生社会情感能力。不可否认现阶段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培养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强化对问题的针对性化解,借助积极心理学力量强化对大学生的鼓励,确保大学生个性化成长,形成相互理解的教育与交往氛围,有利于净化大学生生活环境,更能为大学生提供多层次服务。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需强化对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重视和关注,并基于积极心理学强化针对性革新,形成全方位育人机制,才能提升情感能力培养效果,为培养优秀社会主义接班

人奠定良好基础。

(二)构建积极参与的学校氛围,形成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的人际关系

积极构建温馨、安全、舒适、积极向上的学校氛围,能够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健康的向上向善的力量,并逐渐产生积极心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在具体实践中,主要围绕三个维度构建积极向上、有吸引力、关怀尊重的积极学校氛围[5]。首先,建立满足师生情感需求的物理环境。可通过完善学生安全与健康教学、生活与卫生、学习活动等基本设施,扩大从事游戏活动或安静活动的校园场所,完善校园物质资源,利用合适的资源与空间展示能够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相关作品,形成物质文化。其次,建立尊重、支持的制度环境。相关学校应重视并采纳来自于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及建议,鼓励教师与学生参与到校园制度建设当中,营造相互尊重和支持的校园氛围。比如,有计划开展焦点小组访谈、问卷调查、学生代表会议等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班规制定等活动,增强学生责任意识与社会情感能力。此外,建立提升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情感氛围。比如,定期开展社会情感学习讲座、社会情感体验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有效掌握应对和处理与自我、与他人、与集体关系的有效方法,帮助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提升。

(三)搭建线上线下家、校、师、生交流平台,形成互动共赢的合作育人机制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培养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可通过利用线上社交平台与线下面对面交流渠道,搭建及家长、学校、教师、学生为一体的多主体交流、互动平台,形成互动共赢的合作育人机制,为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提供多方支持与保障。

   1)利用微信、QQ等社交平台,组建面向教师与家长的聊天群,邀请家长、教师进群沟通和交流,由教师定期向家长传授积极心理学相关知识与引导方法,告知家长学生在校园内的一切成长情况。再由家长告知教师学生在家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在社交中的情感能力,以此来形成双向互动机制,便于教师与家长时刻了解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情况。

2)利用校园网站搭建面向家长、学生、教师的信息获取渠道,由校方定期发布就业创业政策、贫困生帮扶机制、奖学金助学金获取方式等积极信息,解决贫困家庭学生学习与资金方面的问题。再由教师定期利用该平台发布积极心理学相关知识,在平台中发布正能量信息与正面舆论热点话题,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心理。

   3)通过定期组织开展一些家校合作的特色活动,如“我到同学家做客”“教师—家长双向访问”“学生—教师双向访问”等。让家长观察并学习学校课堂教学中及其他家庭促进孩子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有效经验,掌握正确沟通技巧与培育方法,从而形成教育合力,增强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培养效果。

(四)发挥社会层面的积极作用,为大学生提供多方面社会情感能力培育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层面的积极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实现大学生个人成长的有效路径之一。因此,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培养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可通过加强社会与学校之间的协力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多方面社会情感能力培养服务,来切实提升人才培养效率和水平。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可通过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积极建立健全的积极心理咨询与救助机构,对于社会情感能力缺失、心理问题严重的大学生施以援手和帮助。并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关心和关

注,及时发现被心理问题困扰的大学生,给予积极引导和鼓励。另一方面,积极心理学不仅仅只对大学生精神与心理层面进行治疗和疏导,同时还需要采用集体手段,发挥社会层面的教育价值与功能,帮助大学生提高个人幸福感,增强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在具体实践中,可通过积极组织融合积极心理学的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公益活动,设置相应激励措施,激发大学生参与积极行为主动性,帮助大学生在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中轻松应对社会压力与环境,更好地实现人际交流,实现自身社会情感能力的提升。

编辑:潘元青

审核:刘金秀

监制:孙峰

文稿来源:中国知网,朱晓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50):85-88.


 


 

关闭窗口

常用联系方式

办公室:022-28188613
助贷中心:022-28182355
心理健康中心:022-88288131

宿管办:022-88287125

保险咨询:022-88181032

 

就业指导中心

电话:022-28186736 或 022-88286837   

通讯地址:中国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310号 邮编300222

 

 

本网站登载的所有信息版权属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工部独家所有,未经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