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English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工作 > 心理健康 > 正文

首页

    2023年暑期“家乡的非遗”创意作品征集开始啦!用创新传承经典,用创意记录非遗故事,一起点亮家乡的非遗文化

    编辑:潘元青 发布时间:2023-06-28 点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拥有光辉灿烂的文化与传统,例如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崇高的价值追求、丰富的思想精华,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险阻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非遗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对当下的中国来说,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校学工部将共同发起一系列面向在校学生,开展2023年暑期家乡的非遗创意作品征集活动,用创新传承经典,用镜头、画笔、数字媒体创作等素材,记录同学们家乡的非遗故事,一起点亮家乡的非遗文化,用创意助力非遗活态传承!。  

    那么,在同学们的家乡,是否有根植于生活却逐渐被淡忘的传统技艺呢?这个夏天,用脚步、眼界、相机、画笔、视频等素材丈量和描绘同学们故乡的大地,用创新传承经典,用镜头记录非遗文化和故事,度过不一样的假期吧!  

    一 内容要求    

    1.活动时间  

    (1).启动时间:本通知发文之日起  

    (2).截止时间:20231029日(暂定,根据活动开展情况适时调整)  

    2.参与对象  

    我校全体在校同学。  

    3.征集作品  

    非遗文化照片、同学们家乡非遗文化证书、各类社会志愿服务主题等作品,并配100字以内文字说明。  

    4.作品要求  

    (1). 主题:非遗文化介绍与传承,包括:非遗与大学生生活价值观、非遗的活态传承、非遗的智慧、非遗带来的社会价值、非遗带来的思考、工匠精神等以上一点或多点切入表达。  

    (2). 图片规格:要求图像清晰,可以展示志愿风采的原创照片,不涉及保密内容。照片格式需为TIFGIFPNGJPG,大小2M以上。  

    (3). 拍摄视频可以为AVIMOVMP4格式,分辨率不小于1920px×1080px。作品时长原则上在5-10分钟左右。微视频作品必须主题明确、过程完整,画面清晰稳定、配音标准、光线运用合理、文字字幕规范,确保画面质量清晰、内容积极向上、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视频中需包含作品标题、非遗项目名称、作者名称、对白和说明文字、背景音乐、活动主海报(不得有商业品牌露出)。   

    4.动漫制作格式和参数自定。  

    5. 后期我校学工部心理中心将根据征集活动主题,推送优秀主题作品展示。  

    6.注意事项  

    提交同学们家乡非遗文化展示主题内容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校规,要求作品主题导向正确、内容真实、感情真挚、感染力强、能弘扬时代正能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校大学生积极心理素养。  

    参加征集活动的作品报送者必须拥有对该作品的著作权。报送作品须为本人作品,同时要保证作品没有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名誉权及其他合法权益。对于参加征集活动作品,作品报送者拥有版权,我校心理中心拥有使用权。  

    二 投稿与展示    

    拟参加征集评选的作品,请于20231029号前,将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提交至心理中心邮箱。提交时邮件主题标记为:题目+负责同学姓名+专业/年级+学院+电话号码。作品提供word版本,包含主题图片、100字以内的投稿图片志愿者事迹介绍简介,简介具体内容包括:投稿图片负责人姓名和电话;投稿图片非遗文化所在地;投稿图片非遗文化的官方或相关网站。  

    注: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心理中心所有。  

    我们相信,有心的你一定会发现“藏”在你我家乡身边的非遗!面对这些立足千百年传统的“东方智慧”,同学们会用怎样独特的视角来看待,又将以何种创新的方式向大家呈现?快来参与活动,期待同学门们的优秀作品!